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

欢迎访问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网站!

联系我们

手机:18653926035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与沂蒙路交汇东200米(临沂商会大厦11楼)
网址:www.lyfoodindustry.com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临沂市食协茶产业专委会会长陈翠霞参加临沂工业企业代表座谈会

2021-08-28 17:10 来源: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

20210803115065416541.jpg

  为准确掌握我市工业发展现状,更好地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市工业经济良好运行,7月20日,临沂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一科联合临沂市企业家协会组织召开工业企业代表座谈会。临沂市食协茶产业专委会会长、豌青茶业董事长陈翠霞参加座谈会。在此次座谈会中,陈翠霞会长结合临沂茶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的方向等内容向与会领导进行汇报交流,得到一致认可。

2021080311510143143.jpg

  以下为陈翠霞会长的与会发言内容:


 敬的诸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我是豌青茶业的品牌创始人陈翠霞,同时也是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茶产业专业委员会的会长,很荣幸能代表临沂市茶产业参加本次座谈会,接下来,就结合我们临沂茶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给诸位领导做个简单的汇报。

1954年谭启龙同志调山东工作。在毛泽东主席的建议下,山东省委作出在山东试种茶树的决定,从此有了“南茶北引”的历史。“南茶北引”起步于1956年,但因为缺少防冻经验以及管理技术储备,第一批茶苗因低温几乎全被冻死。1965 年,偶然发现青岛中山公园中有存活的茶树,再次启动第二次试种,最终获得成功,结束了长期以来理论界认为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

临沂市位于北纬36°北方茶树黄金生产地带,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很适宜优质茶的生产。同时,北方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左右,春季回暖慢,昼夜温差大,茶芽生长缓慢,非常有利于内含物的积累。北方的气候条件对茶树生长产生了巨大影响,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内含物含量明显高于南方茶叶。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测定,“莒南绿茶”茶水浸出物≥38.0%,茶多酚≥14.0%,咖啡碱≥4. 0%,氨基酸综合≥23.0%,蛋白质≥30.0%。内含物中的儿茶素、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南方同类茶叶要高出13.7%、5.3%,具有“外型绿润壮实,香气栗香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纯爽口,叶衣嫩绿明亮”五大独特品质,被中国茶叶研究所评价为“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滋味浓”。

同时,临沂市也是最早探索“南茶北引”的地区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起,胡锦涛、朱镕基、吴官正、姜春云、张高丽、郭树清、刘家义、韩寓群等中央、省领导多次来临沂视察茶叶生产,并给予很高评价。

以上介绍的是临沂茶产业的发展和优势,接下来,作为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茶产业专业委员会的会长,我想说一下目前我们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茶园管理技术粗放,优质示范园占比不高。

在自然条件条件方面:我市茶园主要种植在山地丘陵地区,地势不平整,土地分散零碎,建园基础差,规模化、标准化茶园面积不足10%。其中,老茶园较少,品质退化严重,产量质量不高。

在品种选择方面:既有传统的黄山群体种和浙江鸠坑种,又有福鼎系列、龙井、中茶等新品种,无性系新品种茶引入较少,新品种引入种植推广速度较慢。

在管理养护方面:我市大多数茶园属家庭式分散型种植模式,七成以上茶农户均种植面积不超过5亩,组织化程度很低。种植分散导致规模化、标准化不足,农药化肥使用过度,茶园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无法规模推广使用。

在从事人员方面:通过实际调研发现,除规模在100 亩以上的示范茶园外,经营业主绝大部分在50周岁以上,知识储备不足、接受新技术能力差。

二是产业规划不明晰,发展机制不够健全。

缺少产业发展规划。由于茶产业不同于其他农作物,从种植到采摘至少需要3年时间,种植前的准备工作繁琐、日常管理技术含量高,冬季还要有必要的防冻保护措施,稍不精细就可能前功尽弃,颗粒无收。因此,绝对大多数农户没有足够的耐心、毅力经历这个周期。

缺少产业扶持政策。目前相关部门还没有指定完善产业扶持政策,茶产业发展缺乏有效奖励机制,工作经费不足,难以调动各级各相关部门工作积极性。

三是产业发展层次较低,茶企整体竞争力不强

茶企小散弱,发展层次低。除少数初具规模的茶企外,大多企业的规模较小,工艺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适应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优质生态茶有机茶加工要求。品牌知名度不高,销售渠道狭窄。临沂茶业市场的品牌多而杂,产量最大的几家茶企的年产量也不过1万余公斤,其余茶企大多产量不足5000公斤,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凤毛麟角,60%以上企业属于毛茶加工所。

茶企合作意识差,整体竞争力不强。绝大部分茶产业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偏高,思想相对保守,开放创新意识不足。茶企与茶企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在日常管理、宣传推广,特别是产品推荐时经常出现相互倾轧,彼此揭短,相互压价等现象。

四是产业链条短,茶文化挖掘培育不够。

我市茶产业还处于有茶园无产业的发展阶段,单纯停留在一一产发展层次。全市80%以上的茶园鲜叶采摘后没经任何加工或只是简单粗加工后,直接销往日照、青岛等地,冠以"日照绿茶”"崂山绿茶”等品牌销往全国各地,绝大部分的利润被外地茶商赚取。

此外,在我国,茶不仅仅是一种大众饮品,更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形态。通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具、茶联、茶书、茶艺等等。过去,我们更多注重的是茶叶本身的发展培植,缺少对茶文化的深度挖掘。没有把临沂丰富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产业缺少文化支撑,文化内涵不足,茶文化赋予茶产业超大的利润空间没有得到挖潜。

由于时间关系,更多问题我就不一叙述了,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市茶产业的发展,很多优秀茶产区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日照市茶产业培育做法。日照市作为我市的近邻,其茶产业培植做法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日照市委、市政府把“日照绿茶”确立为日照市“八大名片”之一,致力建设“北方绿茶之乡”,在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个大背景下,给予茶业观光旅游、茶叶贸易、茶文化产业以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2017年,制定出台了《日照市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办法》。每年市、区县财政安排茶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5300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区县财政安排2300万元。对茶园从绿色防控、质量安全、品牌整合、宣传推介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指导茶农茶企做大做强茶产业。每年,日照市政府都要举办茶博会、绿茶节等宣传推介活动,将特色茶经济和茶文化相结合,大力度宣传推介日照绿茶,提高日照绿茶在国内外茶叶界的知名度。目前,日照市茶园面积达27.8万亩,干毛茶总产量达到1.6万吨、总产值30亿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0%以上和75%以上。茶叶从业人员30余万人,茶园亩均收入达到9000元,部分茶园亩均收入达到3万元。日照茶产业走向了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二是参考崂山区茶产业培育做法。2010年,崂山区制定出台了《规范和扶持崂山茶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以政策扶持、结构调整、市场整顿、资源整合为主要手段,围绕标准化生产、质量监管、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形成茶农、合作社、龙头企业、茶协会四位联动体系。从2010年开始,崂山区财政每年安排760万元,!用于对全区茶叶用药、用肥和品种改良工作进行直补。其中统一用药直补,每年安排260万元;统一用肥直补,每年安排300万元;品种改良直补,每年安排200万元。2018年“三项直补”扶持资金达到1200余万元。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鼓励茶企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扩大种植规模。对于年新增优质茶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企业,区财政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于年新增优质茶种植面积200亩以上的企业, 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鼓励企业与区内茶农、茶叶合作社建立协作关系,年收购本地鲜叶达到5吨以上的企业,按照每吨50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对达到“四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标准的合作社,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等等。

三是学习湘茶集团发展的模式。湖南省茶业集团( 湘茶集团)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在湖南省建有97个优质茶园基地,总面积60万亩,联结带动了40万户茶农。2018年,年产值超过60亿元,是国内最大的茶叶专业化企业。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制定了《基地茶园管理细则》,以“五统一”的标准(统一施肥、统一施药、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统一贮藏保鲜标准),强化基地管理,通过控参股、合同、订单、包销、返利等形式与基地形成了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茶园凡遵从公司统一标准施肥、防治病虫害、采摘、加工和保鲜储藏生产的茶叶,公司以不低于市场平均采购的价格进行统购包销,最大限度保护茶农利益。

四是龙冠实业集团发展模式。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是联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合资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地方国营杭州龙井茶场。龙冠公司在龙井茶核心优质产区建有5000多亩优质茶园基地和12000平方米高标准清洁化厂房。依托中茶所强大的科研实力、创新的技术手段,在品种选择、科学种植、安全管控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龙冠公司建立了龙冠龙井产品安全检测室,挂靠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领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获得欧盟认可的茶叶农残检测机构)。为保证产品口感统一性、 标准化,龙冠公司将龙井茶传统生产作业分解为可量化的26道生产工序、12道品控程序,在种植、炒制、品控等各关键环节严格把控,形成龙冠龙井“好喝、好看”的双重品质。龙冠千岛湖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利益联结将公司与茶农捆绑在一起,从种植端布局核心优质产区,从工艺端坚持传统制作技艺,建立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实施全产业链管控,茶农只需按照公司的统一标准,进行规范种植、标准采摘,加工与销售由公司负责,分工合作、各负其责。

以上地区的成功经验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建议咱们临沂,也尽快编制《临沂市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临沂市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从而强化产业顶层设计,激励引导茶农茶企引进新技术、培植新品种、研发新产品,提升品牌价值,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收见效。

同时,我们茶企自身也要加大茶产业科研力度,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以沂蒙山茶为区域品牌,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鼓励规模茶企加大与中国茶叶研究所以及茶产业相关的高等院校合作力度,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以科技研发为主导的产业引领高地。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组建北方茶科所、世界茶树博览园、北茶良种研发基地等科技研发平台,加大北方白茶、红茶以及乌龙茶等新品种的研发投入,带动茶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说到这里,再向各位领导报告一个好消息,就在今年,豌青白茶有幸成为了第十四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其实,早在2019年,我们就开始制作白茶了,当时整个江北几乎是没有白茶的,很多人都问我,明明沂蒙绿茶做的很好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我想很郑重的告诉大家,白茶的金融属性比其他茶类都要高,说到底绿茶还是很有局限性的,保质期、保值期都比较短。但是白茶不一样,“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哪怕当年没有销售完,它价值只会越变越高!

之前我们北方不做白茶,是因为技术达不到、条件不成熟,现在我们豌青已经率先证明了白茶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在北方成活,而且口感跟质量都不比北方差!不难想象,不久的将来,北方白茶,势必成为北茶文化的下一个爆点!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只有拥有尝试,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才能让北茶走的更远!

还有,就是建议加大对重点茶企扶持力度,提高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聘请高端专家团队,充分发挥规模茶企的主导作用,从茶园种植、茶叶采摘、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形成可控制、可量化的生产加工标准化流程。从规模以上茶企中选出技术储备足、创新精神强、市场占有率高的茶企,每年拿出一定扶持资金,进行重点培育扶持。发挥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市场化为主要手段,建立“企业+基地+村集体+茶农(家庭农场)”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明确细化市场分工,各展所长、各尽其能,实现抱团集聚发展。

最后,建议结合茶溪川田园综合体建设,进步做大拉长茶产业链条。深度挖掘临沂特色文化,把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与茶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一红一绿, 红绿融合的特色北茶文化体系。举办各类与茶产业相关的推介会、博览会,为茶企品牌推介打好舞台、提供平台。出台扶持政策,支持茶企强化茶产业系列产品的策划包装,宣传推介,提升茶产业文化内涵,加快推进由“茶叶”向“产业”转变,从农产品向商品、从商品到品牌提升,构建茶生产、茶食品、茶文化等系列产业链。

作为一个茶人、一个茶企领头人、一个深爱茶产业的茶企领头人,看到多,想的多,感触多,说的也就比较多,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认真倾听,也期待在未来,大家能对临沂市的茶产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网站首页|协会概况|协会章程|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会专栏|政策标准|协会荣誉|协会动态|行业动态

Copyright © www.lyfoodindustry.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14036602号-1
电话:186-5392-6035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与沂蒙路交汇东200米(临沂商会大厦11楼)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